關鍵詞:建檔立卡、危房改造
問題一:起草《2018-2019年廣西第二批建檔立卡貧困戶等4類重點對象危房改造實施方案》的背景和過程是什么?
答:2018年7月18日,財政部、住房城鄉建設部印發《關于下達2018年農村危房改造補助資金預算的通知》(財社〔2018〕44號),明確下達我區農村危房改造任務12.04萬戶、中央資金168382萬元。此前,我區已下達第一批建檔立卡貧困戶等4類重點對象危房改造任務5.6455萬戶、中央資金79037萬元,與國家正式下達的任務和資金存在一定差距,需要通過繼續分解落實國家任務和資金。為此,自治區住房城鄉建設廳會同自治區財政廳起草了《2018年廣西第二批建檔立卡貧困戶等4類重點對象危房改造實施方案》(征求意見稿),于2018年8月2日征求各市各部門的意見。共收到各市各部門反饋的修改意見44條(有5個區直單位反饋無修改意見),其中采納37條,占94.87%;未采納2條,占5.13%。經根據各市各部門的意見對文稿進行修改完善并報請自治區人民政府審定,以自治區政府辦公廳名義印發了《2018-2019年廣西第二批建檔立卡貧困戶等4類重點對象農村危房改造實施方案》。
問題二:《實施方案》的主要內容是什么?
答:《實施方案》共分為7個部分內容。
第一部分為總體目標,明確4類重點對象危房改造任務為63945戶。
第二部分為基本原則,要求各地各部門推進農村危房改造工作遵循“政府主導、農民主體;公平公正、陽光操作;規劃先行、突出特色;因地制宜、集約節約;重點優先、兼顧一般”的原則。
第三部分為主要任務,包括抓好危房改造前期、實施、抗震設防、建設管理、信息管理等工作。
第四部分為投資估算,根據合理測算,實施63945戶危房改造總投資約38.37億元。
第五部分為工作要求,要求各地嚴格確定農村危房改造補助對象、明確建設標準和補助標準、整合使用資金、做好與易地扶貧搬遷的銜接、按步驟實施危房改造等。
第六部分為保障措施,包括加強領導,落實責任;整合資源,形成合力;強化服務,確保進度;加強監督,嚴肅紀律。
第七部分為工作總結,要求各地按期將農村危房改造工作進展情況報送至自治區住房城鄉建設廳。
問題三:2018-2019年第二批農村危房改造戶均補助標準是多少?
答:原則上,2018-2019年第一批和第二批農村危房改造的補助標準與2017年一致。自治區制定基本的補助標準,具體如下:
新建房屋的補助標準:建檔立卡貧困戶戶均補助3萬元(中央和自治區本級補助2.65萬元,市級配套0.15萬元,原則上縣級配套0.2萬元,各縣可視當地財力情況確定補助標準);低保戶、農村分散供養特困人員、貧困殘疾人家庭等其他3類重點對象戶均補助1.85萬元(中央和自治區本級補助1.5萬元,市級配套0.15萬元,原則上縣級配套0.2萬元,各縣可視當地財力情況確定補助標準)。
維修加固房屋的補助標準:按新建房屋補助標準的70%。
各縣(市、區)可根據不同地區、危房等級、改造方式和補助對象等情況進行分類補助。
問題四:以新建方式改造危房的建筑面積標準是多少?
答:根據國家關于“4類重點對象改造房屋的建筑面積原則上1至3人戶控制在40-60平方米以內,且1人戶不低于20平方米、2人戶不低于30平方米、3人戶不低于40平方米;3人以上戶人均建筑面積不超過18平方米,不得低于13平方米。各地可根據當地的民族習俗、氣候特點等實際情況,制定細化面積標準”的要求,考慮到我區屬于南方多雨地區、氣候潮濕的特點,以及農村普遍需要通風、采光良好的寬敞房屋的民族習俗,為避免出現因人均住房面積不足13平方米而導致返貧的現象,結合實際情況,《實施方案》將4人戶以下的房屋建設標準擴大至80平方米,并經測算明確允許面積測量誤差為5%。全區各市、縣(區)可根據當地民族習俗、氣候特點等實際,制定細化面積標準,但要防止出現因盲目攀比、超標準建設導致農戶貧困加劇的現象。
問題五:申請農村危房改造的主要程序有哪些?
答:農村危房改造按照農戶申請、村組和村委民主評議、鄉鎮審核、縣級人民政府審批的程序進行。
問題六:2018-2019年還安排第三批農村危房改造任務嗎?
答:2018-2019年共安排兩批任務。第一批任務已于國家正式下達2018年度農村危房改造任務前下達,第二批任務于國家正式下達任務后下達。
問題七:如果有的縣(市、區)2018年實際完成的任務多于自治區下達的任務怎么辦?
答:《實施方案》明確,優先將2018年脫貧摘帽縣、村和脫貧人口中的建檔立卡貧困戶等4類重點對象列入當年危房改造范圍,鼓勵將2019年及以后4類重點對象的危房改造任務提前至2018年實施。對于各縣(市、區)超額完成的任務,優先列入2019年實施計劃。
政策文件: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2018—2019年廣西第二批建檔立卡貧困戶等4類重點對象危房改造實施方案的通知(桂政辦電〔2018〕247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