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市、縣人民政府,自治區農墾局,自治區人民政府各組成部門、各直屬機構:
根據《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關于印發廣西壯族自治區節能減排實施方案的通知》(桂政發〔2007〕26號)精神,全區各級各有關部門組織開展了墻改節能減排專項整治工作,取得了階段性工作成果。截止2008年底,全區各市、縣共關停淘汰落后窯爐726個,占780個淘汰目標任務的93%(其中設區城市淘汰落后磚瓦窯爐316個,完成自治區關停計劃的120%),減少實心黏土磚58億塊標磚,節約土地9570畝,節約能源81萬噸標準煤,減少廢氣二氧化硫排放1.86萬噸,減少二氧化碳194萬噸。為進一步鞏固和擴大墻改節能減排成果,確保我區節能減排目標順利實現,經自治區人民政府同意,現就進一步做好墻改節能減排工作通知如下:
一、充分認識墻改節能減排工作的重要性
墻改節能減排的工作重點是淘汰落后磚瓦產能。目前,我區墻體材料行業落后產能主要表現為違法使用開口窯等土窯進行生產,能源消耗高,萬塊標磚煤耗高達1.5噸標準煤,是新墻材的2至3倍;廢氣低空污染嚴重,工人勞動強度大,安全生產條件差。其中,開口窯企業占用優質土地資源的成本極其低下,一般每畝每年成本僅為600元至800元,年生產盈利高達百萬至數百萬元之巨,但上繳市縣的稅收一般不超過2萬元,屬典型的以資源環境為代價、高耗能、高污染、粗放型發展的落后產能。混凝土制品落后產能主要應用技術水平低下的手工設備,產量低、質量差,直接影響工程建設質量,還造成資源和能源的巨大浪費。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我區約有35%的墻體材料生產企業使用落后開口窯爐和技術水平低下的手工設備進行生產。這些落后產能已成為影響我區進一步推進節能減排、加強招商引資、增強新型墻體材料產業發展實力的主要障礙。淘汰落后產能是實踐科學發展觀、優化產業結構、建立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的重要內容和具體要求;是推動社會進步,加快實現我區經濟、資源、環境可持續發展,維護公眾長遠利益的迫切需要。各地各有關部門要充分認識我區墻改節能減排的重要性,采取有效措施,切實做好淘汰落后產能工作。
二、進一步加大淘汰落后磚瓦產能工作的力度
全區各級各部門要堅決貫徹執行國家和自治區節能減排方案和《國務院關于發布實施〈促進產業結構調整暫行規定〉的決定》(國發〔2005〕40號),以當地政府為主導,相關部門依法履行職責,強化行政執法,對國家明令淘汰的落后磚瓦產能態度要堅決,措施要有力,行動要果斷。特別是未完成淘汰目標任務的地區,必須抓緊建立健全淘汰落后產能工作機制。各市、縣人民政府要督促建設、發展改革、經委、財政、國土資源、環保、工商、安全生產監管等部門落實職責,實行目標責任考核,細化工作措施,明確工作期限。各級墻改領導小組辦公室要監督檢查本轄區開展淘汰關閉和整改落后磚瓦產能工作,及時向當地政府上報情況,及時協調解決相關問題。同時要進一步加大部門協作和聯合執法監督的力度。各市、縣要組織建設、發展改革、經委、國土資源、環保、工商、安全生產監管等相關部門,對限期淘汰落后產能的企業進行監督檢查,確保按期完成淘汰落后產能工作。對不按限期進行整改或無證無照的企業,要依法做好取締、關停工作。對無視國家產業政策法規規定,繼續使用落后產能生產落后淘汰產品的企業,以及使用實心黏土磚的建筑工程項目,要依法予以查處。已完成節能減排目標任務的市縣,要鞏固工作成果,建立和完善墻改節能減排的市場準入機制,依法完善磚瓦及砼砌塊設備備案制,杜絕出現“回潮”現象,加快構建新型墻體材料產業發展的新格局,實現向高層次產業結構轉變。
三、加強新型墻體材料開發生產指導,促進經濟增長方式轉變
開展墻改節能減排工作,不僅要關停淘汰落后磚瓦產能,更重要的是要優化產業結構,加快新型墻體材料生產開發,實現經濟增長方式轉變。實踐證明,關停落后產能工作越有力,新型墻體材料需求市場越活躍越強勁,企業更新改造加大投資的信心和決心就越大,上檔次上規模的開發項目就越多,產業結構調整升級的步伐就越快,地方經濟增長和財政收入增加就越明顯。各市、縣要根據本行政區域資源分布情況統籌規劃、合理布局好新型墻體材料開發項目。發展改革委、經委、建設及墻改等有關部門要為企業開發生產新型墻體材料提供好技術咨詢服務,引導企業采用節能新技術新工藝開發生產適合當地資源條件、提高廢物利用率的新型墻體材料,特別是指導企業利用豐富的頁巖資源或煤矸石、粉煤灰為原料,采用占地少、自動化程度高、充分利用廢熱煙氣、節能減排效果好的一次碼燒先進技術工藝開發生產非黏土空心制品。指導企業采用年產規模3萬立方米和15萬平方米以上的先進技術開發或轉產砼空心砌塊和輕質墻板制品,力爭在短期內盡快形成新型墻體材料生產能力,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滿足新型墻體材料市場需求,使當地逐步形成一批上檔次、上規模、上水平的節能新型墻體材料生產企業,提升產品檔次,實現規模經濟發展。
四、切實抓好墻改基金政策的落實,加快企業技術更新改造
目前,墻改節能減排工作還存在資金投入不足、墻改基金貼息補貼和補助的扶持政策落實不力、企業申請基金貼息補貼和補助的時間長效率低、企業享受基金扶持政策困難等問題,影響了企業開發生產新型墻體材料的積極性。各級各有關部門要加強協調配合,進一步改進和完善貼息補貼和補助工作。要認真貫徹落實國家和自治區墻改基金管理規定,抓好墻改基金的征收管理,充分發揮墻改基金對企業節能改造的引導和扶持作用。要做好基金貼息補貼和補助的計劃,對采用節能新技術、新工藝開發生產適合當地資源條件且利廢的新型墻體材料生產項目要貼息到位,保證基金專項扶持支出不低于當年墻改基金支出總額的80%。對企業申請貼息補貼和補助的,要實行限時辦結制,提高辦事效率。對符合申請條件、材料完備的,必須在規定的工作時限內審核完畢。對不符合申請條件的,要及時書面告知企業。對拖延不辦或超期辦結的,要實行問責。此外,還要加強墻改基金的監管工作,堅決糾正違規減免基金的行為,確保基金政策落到實處。
五、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優化墻改節能減排的發展環境
繼續強化多部門協作,多環節配套,深化墻改節能減排的政策促進機制,加大結構調整與保護土地資源和環境的力度。在資源供地上,依據土地有關法規政策,嚴格控制新建燒結磚瓦企業生產取土用地范圍和規模。對新建3000萬塊標磚規模頁巖、煤矸石磚瓦生產線實行依法供地,其用地規模應符合國家工業企業控制指標,即項目用地范圍內總建筑面積與項目總用地面積的比值(容積率)大于或等于0.7。其中,項目總用地面積應包含窯爐、廠房、曬場,總建筑面積不得含非生產性配套設施。對達不到3000萬塊標磚規模(年開采礦產資源量低于6.6萬立方米)的,國土資源部門不予辦理相關的用地及采礦手續。在環境保護方面,新建頁巖、煤矸石燒結磚瓦生產線必須執行環境影響評價制度,對達不到要求的,不予報批建設;對新建成的生產線實行窯爐能耗檢測和排放檢測,達不到國家標準要求的,責令整改,達標后再投產。在稅收方面,要建立健全稅務考核制度,規范磚瓦企業稅收管理,增加地方財政收入。在墻改專項基金補助方面,對現有頁巖、煤矸石磚瓦企業將輪窯改隧道窯的項目和黏土磚瓦企業關閉轉產混凝土空心砌塊或墻板生產的技改開發項目,生產能力達到國家和自治區產業政策規定要求的,提高自治區本級墻改基金的定額無償補助比例,即由自治區和市縣按3:7的比例共同分擔調整為按4:6的比例共同分擔。同時對混凝土空心砌塊生產企業淘汰落后產能、更新改造達到國家和自治區產業政策規定要求的,可參照墻改節能減排的有關規定給予定額無償補助。進一步強化市場準入,對使用國家明令淘汰的手工墻板生產工藝設備的企業,不予登記備案,工商部門不予核發營業執照或辦理年檢手續,國土資源部門不予辦理用地手續。
六、強化新型墻體材料應用,加快推進墻改節能減排
當前,我區新型墻體材料的應用技術水平不高,特別是隔熱保溫的節能復合型新型墻體材料的應用技術較落后,主要體現在節能復合型新墻材的設計、使用技術規程、標準圖集滯后于新型墻體材料市場發展的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新型墻體材料和節能建筑的發展,影響了墻改節能減排工作的推進。各級建設行政主管部門要加緊研究解決隔熱保溫復合型新型墻體材料設計與應用滯后的問題,根據新型墻體材料開發生產和市場需求,建立規范的新型墻體材料設計軟件,抓緊編制隔熱保溫復合新型墻體材料應用標準及配套施工應用圖集。要不斷總結各種新型墻體材料在建筑工程中的應用經驗,針對應用技術問題,積極組織科研力量加以研究攻關,不斷提升各類新型墻體材料的應用水平,推進建筑業的科技進步。要不斷加大新型墻體材料節能建筑試驗研究力度。認真做好農村茅草房、樹皮房改造中以生產開發補助方式推廣應用新型墻體材料,拓寬新型墻體材料應用市場,同時要加強對縣(市)城鎮建筑施工隊伍的培訓,引導他們掌握使用新型墻體材料的技術,淘汰實心黏土磚。
七、繼續加大宣傳工作力度
各地要繼續加大宣傳工作力度,廣泛宣傳使用淘汰落后產能對能源、資源和環境破壞的危害性,宣傳開展墻改節能減排工作的重要意義。要通過各種媒體,采取各種有效的形式,不斷提升全社會墻改節能減排意識,形成政府積極倡導、有關單位積極推進、社會公眾共同監督的良好氛圍,促進墻改節能減排工作的深入開展。
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
二○○九年七月十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