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寧市聯發尚筑小區的居民將廢棄的紙皮扔進智能回收箱

河池市開展垃圾分類宣傳活動
“每次扔垃圾前只要刷一下卡,積分就會自動生成并入戶了。”在南寧市聯發尚筑小區,居民王女士正把家里的快遞紙箱進行自動稱重后扔進智能回收箱。隨著“嘀”的一聲,她的積分卡多了20積分。她笑著告訴記者,自從小區有了這個智能回收箱,家里的很多洗漱用品都是用積分換來的,幾乎不用再花錢去買了。“積分越多,可兌換的物品價值越高,大大提高了居民主動參與垃圾分類的積極性。”南寧市興寧區垃圾分類辦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
居民的積極性提高了,垃圾分類工作開展就相對順利。作為全國第一批46個垃圾分類重點城市之一,南寧市垃圾分類工作由啟動到以點及面,目前,南寧市各城區(開發區)垃圾分類各項制度基本完善,覆蓋居民戶數約99.62萬戶,達標占比85.15%,形成了較完備的生活垃圾分類處置體系。
除了南寧市,廣西各地的垃圾分類工作也如火如荼地開展起來。7月2日,梧州市長洲區生活垃圾分類領導小組辦公室組織大塘街道辦事處及長洲區城管局等多個部門,在灝景玥城社區開展生活垃圾分類宣傳活動。當天,活動現場擺放著紅、藍、綠、黑四個不同顏色的垃圾桶,每個垃圾桶上均印刷有所屬分類及符號標志,分別對應盛裝有害垃圾、可回收垃圾、廚余垃圾、其他垃圾。“紙尿褲屬于哪種垃圾?”“舊電池應該放哪個垃圾桶?”“家里盆栽中剪下的枝葉怎么辦?”……現場,許多市民群眾對生活垃圾分類的情況不甚了解,大塘街道辦專門安排了一名工作人員進行講解,讓大家對分類情況有了更深的認識。
結合2020年節能宣傳周活動,6月30日,河池市在金城江城區思源廣場舉行2020年節能宣傳周啟動儀式暨生活垃圾分類宣傳活動,向廣大市民廣泛宣傳普及生態文明、綠色發展、節能降耗理念和知識,引導全社會形成簡約適度、綠色低碳的生活和工作方式,形成崇尚綠色生活的良好氛圍。作為節能降耗重要內容,今年河池市開始實施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目標是要實現公共機構生活垃圾分類全覆蓋,金城江、宜州兩城區至少有1個街道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類示范片區,至少有1個社區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類示范點。
6月16日,百色市城市管理監督局機關黨委在森林公園開展“生活垃圾分類宣傳活動日”。活動當天,該局的所有黨員在森林公園周圍向廣大民眾分發《百色市生活垃圾分類指導手冊》《致廣大致百色市廣大市民和社會各界的生活垃圾分類倡議書》,并向廣大市民朋友介紹生活垃圾分類相關知識。
為進一步提高廣大居民的垃圾分類知識,6月29日,防城港市垃圾分類領導小組辦公室分別到港口區金海灣社區和防城區三官社區開展“創建綠色社區
推行垃圾分類”主題宣傳活動。活動中,志愿者和市區分類辦工作人員入戶給居民發放垃圾分類宣傳手冊,講解垃圾分類知識。當天還舉行了集中活動,現場開展垃圾分類知識搶答活動,組織小朋友玩垃圾分類小游戲等,給在場市民上了一堂通俗易懂的垃圾分類宣傳課。
6月24日上午,貴港市召開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推進會,通報了該市近期垃圾分類工作開展情況,并就下一步生活垃圾分類工作進行部署。會議要求全市各級各部門要以更高的站位強化推進垃圾分類的行動自覺,把握關鍵環節,高質量推進垃圾分類工作。通過抓牢源頭減量,構建垃圾分類體系,推進設施建設,把好源頭分類關、分類收運關、設施建設關,聚焦關鍵環節、精準施策,確保該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扎實有效推進。
垃圾分類,重在教育。6月16日,桂林市秀峰區榕湖小學分校開展了以“垃圾分類,從我做起”為主題的教育講座。活動從“推進垃圾分類的原因”“生活垃圾如何分類”“垃圾分類的好處”三個部分闡明了垃圾分類的重要意義。老師通過圖片和視頻向同學們介紹了“垃圾分類”的重要性,使同學們了解了生活垃圾一般可分為四大類:可回收垃圾、廚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
6月17日,柳州市柳南區垃圾分類辦、河西街道辦聯合富麗嘉社區、智美小學共同開展“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做好垃圾分類、爭當環保小衛士、建設美麗整潔柳南”垃圾分類主題宣傳活動。活動通過有獎問答、模擬生活垃圾分類投放等小游戲,指導同學們如何正確區分可回收物、廚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柳南區實驗小學教育集團也于6月23日在本部校區舉行了“垃圾分類 從我做起”生活垃圾分類知識進校園活動啟動儀式。該校德育處主任張玉宣讀了《柳州市柳南區實驗小學教育集團“垃圾分類,從我做起”倡議書》,號召廣大師生增強環保意識,在校園內正確分類投放垃圾,向家人和鄰居宣傳《知識普及手冊》里的知識,讓垃圾分類真正地走進每一個家庭。現場活動氣氛熱烈,同學們紛紛表示,不僅自己要從現在開始做好垃圾分類,同時也要帶動爸爸媽媽參與垃圾分類,讓垃圾分類成為一種生活習慣,將垃圾分類的環保意識傳遞到家庭、社會中,讓更多的人參與到美麗柳州的建設中來。(莫曲
綜合報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