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位于南寧市良慶區的某單位在辦公區域設置的垃圾分類投放桶

南寧市某小區內設置的垃圾智能回收箱

南寧市平里衛生鎮填埋場概貌

南寧市三塘垃圾中轉站概貌
日前,南寧市印發《南寧市2020年生活垃圾分類工作行動計劃》(以下簡稱《行動計劃》),從提升制度政策指導力、提升宣傳教育感染力、提升分類覆蓋輻射力、提升分類體系引領力、提升分類設施處理力、提升分類管理監督力六個方面做了任務分解和部署。
根據《行動計劃》安排,今年8月底,南寧市將出臺《南寧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條例》對產生生活垃圾的單位和個人的責任和義務都進行了相應規范,不按規定投放生活垃圾,將被責令重新分類投放,拒不改正的,生活垃圾收集、運輸單位可拒絕接收運,相關部門還可對其處罰。《條例》立法的出臺,標志著南寧市垃圾分類進入強制時代。
《行動計劃》明確,南寧市2020年生活垃圾分類工作以生活垃圾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處理為目標,按照“大分流、小分類”原則,實施“六大提升”工程,加快生活垃圾分類設施建設,完善垃圾分類技術標準,加強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理各環節有機銜接,推動地方立法加強源頭減量,確保建成區生活垃圾分類全覆蓋,實現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達到35%以上,不斷建立、健全生活垃圾分類工作長效管理機制,積極探索和推出垃圾分類工作“南寧樣本”。
針對垃圾分類后又被混裝、如何破解設施處理“瓶頸口”的問題,《行動計劃》指出,將按“集中+就地處理”的原則,統籌末端垃圾分類處理設施建設,同時加快雙定循環經濟產業園建設、推進廚余垃圾就地處理設施建設、鞏固有害垃圾現行收運處理模式等,全力提升垃圾分類處理能力。
據南寧市市政和園林管理局副局長、南寧市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閉百華介紹,南寧市今年將注重“整建制”推進,進一步細化示范片區創建標準,以社區為單位,加強街(鎮)整區域推進,年底要完成240個垃圾分類示范社區創建工作,同時以典型案例為引領,各重點行業和窗口單位要完成50%典型示范創建目標,提升整體水平和綜合效果。
南寧市自啟動生活垃圾分類工作以來,各項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效,逐步實現從“跟跑”向“并跑”的跨越,初步形成了“分步宣傳+投收運處過渡+終端建設”的大分流、小分類模式。2019年,南寧市在住建部46個垃圾分類重點城市第三季度考核排名位列第14名。目前,南寧市各城區(開發區)垃圾分類各項制度基本完善,居民小區生活垃圾分類平均覆蓋率85.15%,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達到24.3%,形成了比較完備的生活垃圾分類處置體系,位居重點城市前列。(莫曲 陸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