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區棚戶區改造新貌
記者近日從廣西住房城鄉建設廳獲悉,2018-2020年期間廣西計劃棚戶區改造開工37.57萬套,將重點改造房屋功能不全,安全隱患突出,被鑒定為C、D級以上、老城區內臟亂差的危舊住房,以及林區、墾區、工礦棚戶區未完成改造的危舊住房項目。
據了解,2018年-2020年是國家新“棚戶區改造三年計劃”實施階段,全國計劃改造各類棚戶區1500萬套,廣西通過深入各市縣摸底調查,挖掘棚戶區改造潛力,將棚戶區改造開工量原計劃24萬套擴大至37.57萬套,旨在抓住棚戶區改造政策和金融信貸政策機遇,在改善民生的同時進一步推動經濟增長和城鎮發展。
據悉,2018年國家下達廣西棚戶區改造開工任務9萬套,基本建成任務4.2萬套。截至9月底,廣西棚戶區改造已新開工9.1萬套,開工率達101%,基本建成6.6萬套,完成目標任務的157%,提前3個月超額完成國家下達任務。今年,廣西將繼續加大投入,力爭進一步完成自治區新增開工任務5.23萬套,并提前啟動2019年棚戶區改造項目建設。
據廣西住房城鄉建設廳住房保障處相關負責人介紹,廣西將每年安排3000萬元財政資金獎勵,實行績效加分政策激勵各地加大棚改力度;同時,將按照改造范圍和標準,加強對項目的審核;完善棚改貨幣化安置政策,要求商品住宅消化周期在15個月以下的市縣必須采取新建棚改安置房的方式;鼓勵商品住房庫存量大、市場房源充足的市縣推進棚改貨幣化安置;加大棚改配套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并進一步完善棚改重點項目庫,對重點縣區、片區、項目的進度和質量實行重點監管;同時,對于工作推進不力、不作為的地區,將考慮問責。
近年來,廣西加強對各市縣保障性安居工程工作的監管力度,通過邀請自治區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每月參與一次保障房巡查;將各市建設數據和排名公布在《廣西日報》,對工作不力、推進緩慢的市縣予以曝光;對建設進度落后的地區進行約談等措施,促使各市、縣加強對棚戶區改造的重視,按時按質按量完成任務。
據悉,2013-2017年,廣西累計實施棚戶區改造59.77萬套,幫助200多萬居民“出棚進樓”,解決了眾多中低收入住房困難群眾的安居問題,為維護社會公平、和諧穩定做出積極貢獻。截至2017年底,廣西棚戶區改造累計完成投資約1490億元,拉動社會投資2860億元,促進了廣西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推動了城市功能和綜合承載能力的提升。(李遠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