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是全國第一個開展省域“多規合一”改革試點省份。今年6月27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二十五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海南省域“多規合一”改革試點情況的報告》,海南省“多規合一”改革工作取得重大進展。日前,記者專訪了海南省住房城鄉建設廳黨組書記、廳長丁式江。
丁式江告訴記者,在中央和國家有關部委的支持和指導下,1年多來,海南省以“一天也不耽誤”的努力,積極探索和推進“多規合一”改革。目前,已經編制完成《海南省總體規劃(空間類2015~2030)》,于今年5月12日經住房城鄉建設部組織專家審查通過并得到了充分肯定。7月中旬,海南省已將進一步修改完善后的《海南省總體規劃(空間類2015~2030)》及6個專篇呈報國務院待批。同時,全省各市縣“多規合一”工作也在抓緊推進。其中,瓊海市、昌江黎族自治縣的總體規劃已經海南省加快推進“多規合一”工作領導小組審查通過。
化解規劃矛盾 建立統一體系
海南省將主體功能區規劃、生態保護紅線規劃、城鄉規劃、土地利用規劃、林地規劃、海洋功能區劃等空間規劃統一轉換坐標后,通過疊加、比對、分析的方式,發現各類規劃確定的生態保護紅線、耕地、建設用地、林地等互有沖撞的矛盾、重疊圖斑72.1萬塊,圖斑矛盾面積1587平方公里。海南省通過空間調整、置換等方式化解耕地、林地、建設用地之間重疊的矛盾,確保了地類規劃屬性的惟一性。
按照全省“一盤棋”的思路,海南省在梳理化解各類規劃矛盾的基礎上,編制了涵蓋主體功能區、生態保護紅線、城鎮體系、土地利用、林地保護利用、海洋功能區劃6個專篇的海南省空間類總體規劃,并與國家、省“十三五”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等重點規劃有機緊密銜接,形成全省統一的空間規劃藍圖。
劃定生態紅線 限定開發邊界
目前,海南省劃定陸域生態保護紅線總面積占全省陸域總面積的33.5%,劃定近岸海域生態保護紅線總面積占海南島近岸海域總面積35.1%,自然岸線保有率達到60%以上。此外,還確定了資源消耗上限和環境質量底線。
為實現全省資源的集約、優化配置和可持續發展,海南省統籌安排城鎮、鄉村、產業園區、旅游度假區、重要基礎設施等各類開發空間布局。
同時,劃定了城鎮、鄉村、園區等開發邊界,確定到2020年全省建設用地規模3571平方公里(占全省陸域總面積的10.4%),促進發展方式由外延擴張式向內涵提升式轉變。
推進簡政放權 提高審批效率
2015年,海南省結合“多規合一”改革工作,選擇海南生態軟件園、??诿腊部萍夹鲁呛筒棙烦菄H醫療旅游先行區3個不同類型的園區推行“六個試行”(試行“規劃代立項、區域評估評審代單個項目評估評審”,試行以企業“承諾公示制”簡化審批,試行多部門“聯合驗收機制”,試行項目退出機制,試行園區項目“非禁即入”,試行“一個窗口”)改革措施,重塑審批流程。目前,3個試點園區項目落地審批得到最大限度簡化,審批事項減少70%以上。
丁式江說,雖然“多規合一”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績,但許多問題還需要進一步協調和解決。如實施“多規合一”改革與我國現行的有關法律法規,包括城鄉規劃法、土地管理法、森林法、海域使用法等存在不一致的地方,很難完全按現行法律法規的規定來操作,因此急需全國人大常委會、國務院允許海南進行探索嘗試。此外,一些市縣還沒有從全省一盤棋、優化空間布局和資源配置、提高治理能力的高度來充分認識并推進“多規合一”改革,有的市縣“多規合一”進度慢,有的市縣規劃成果達不到規定的標準和質量要求。
丁式江介紹說,今年5月,中央編辦已批復同意海南省設立省規劃委員會,目前海南省正在按要求抓緊完成省規劃委員會組建工作并將盡快開展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