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年度報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和《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年度報告制度(試行)》要求,由廣西壯族自治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編制。報告全文包括本年度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基本情況,圍繞國家和自治區中心工作推進住房城鄉建設系統政府信息公開情況、特別是推進重點領域政府信息公開情況,主動公開政府信息情況,依申請公開政府信息和不予公開政府信息情況,政府信息公開收費及減免情況,因政府信息公開申請行政復議、提起行政訴訟情況,政府信息公開存在的主要問題及改進情況,其他需要報告的事項等8個部分。本年度報告中所列數據的統計期限自2014年1月1日起至2014年12月31日止。本年度報告在廣西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網站(www.bxgsg.cn)全文公開。如對本年度報告有任何疑問,請與自治區住房城鄉建設廳辦公室聯系(地址:南寧市青秀區金湖路58號廣西建設大廈,郵編:530028;電話:0771-2260001,電子郵箱:zjb2260013@163.com)。
一、本年度政府信息公開工作的基本情況
2014年,我廳緊緊圍繞推進國家和自治區中心工作,積極做好住房城鄉建設系統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并在做好政府信息公開日常事務的同時,切實擔負起推進、指導、協調、監督本系統政府信息公開工作的責任,努力推動《條例》全面、正確、有效地貫徹實施,政府信息公開工作規范不斷完善,工作體系不斷健全,切實提高了政府工作透明度,充分發揮了政府信息對人民群眾生產、生活和經濟社會活動的服務作用。
(一)加強組織領導。我廳及時調整政府信息公開領導小組及辦公室,充實人員,明確工作職責,落實工作責任。實行工作目標管理,建立了工作責任制,將責任明確到人,做到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確保住房城鄉建設系統政府信息公開工作的順利進行。
(二)強化制度建設。為推進政府信息公開工作,我廳制定完善了《廣西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向“自治區人民政府門戶網站”報送政府信息工作方案》、《廣西住房和城鄉建設廳政務公開考核與責任追究暫行辦法》等相關規章制度,更新了《廣西住房和城鄉建設廳政府信息公開指南(試行)》、《廣西住房和城鄉建設廳政府信息公開目錄》、《自治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廳政府信息公開實施辦法》。其中的《自治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廳政府信息公開實施辦法》對我廳主動公開、依申請公開以及不予公開的政府信息進行了界定,并規定了主動公開、依申請公開政府信息的程序以及違反政府信息公開規定應當承擔的法律責任;同時,進一步加強網絡建設和我廳門戶網站的運行維護。為全面提升指導我區住房城鄉建設部門網站建設和管理水平,下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快全區住房城鄉建設系統行政主管部門網站建設的意見》(桂建辦〔2014〕26號)。這些都為我廳政府信息公開工作順利開展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
(三)及時更新和公開政府信息目錄、指南。2014年,我廳繼續豐富廣西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網站內容,加快數據更新,設置政務公開欄目,包含主要領導簡介、本廳職責、辦事指南、內設機構等欄目,公開所有廳領導基本信息、17個內設機構職能信息,匯編了行政審批材料。此外,按自治區政府辦公廳8公開的要求,根據廳政務服務中心提供的材料更新調整廳網辦事指南行政許可事項,非政許可事項20項。發布了信息公開指南、目錄和報告,公開了廳機關和我廳駐自治區政務服務中心業務辦理地址、郵編、電話、傳真和樓層分布圖,為社會公眾提供便捷的查詢服務。同時,鏈接公開廳屬企事業單位辦事公開網站,實現廳機關和廳屬單位信息公開全覆蓋。穩步推進電子政務建設進程,不斷提高政務工作的質量和效率。據統計,2014年共發布信息公開文件公告500多條,在統一平臺發布信息200多條,更新辦事指南廳領導等靜態信息100余次。
(四)完善政府信息公開平臺。我廳政府信息公開載體主要有廣西住房和城鄉建設廳門戶網站、《廣西城鎮建設》雜志、《廣西建設年鑒》等。我廳進一步完善門戶網站的網頁設置,優化搜索功能,提高網站服務能力。年內開展了全區網站建設專題調研,由廳辦公室和信息中心組成兩組分赴崇左、欽州、北海、南寧、河池、桂林、賀州、來賓等8市的33個部門開展調研,基本掌握設區市部門網站建設管理和一服務兩公開情況,為下一步開展網站績效評估奠定了基礎。同時,2014年,我廳完成了廣西住房和城鄉建設行業市場監管與決策支持系統一期項目的竣工驗收,順利推進二期項目建設。其中應急指揮管理信息系統年初建設,其視頻會議功能已投入使用,參加了2014年11月13日住房城鄉建設部召開的全國住建系統新聞宣傳工作經驗交流電視電話會議,我廳的視頻會議和遠程會商得以實現。順利推進信息共享與數據互聯互通工作,自主完成了我廳辦公OA系統與自治區政府辦公廳電子公文系統、我廳網上行政審批系統與自治區政務中心政務服務及監察通用軟件互聯互通軟件的開發,完成了互聯互通試點工作。完成了廳建管處建筑市場監管系統(誠信庫系統)安裝調試。舉辦了兩期建筑業企業網上辦事大廳信息系統使用培訓。
二、圍繞國家和自治區中心工作,大力推進住房城鄉建設系統政府信息公開的情況
(一)圍繞推進國家和自治區中心工作,全力開展住房城鄉建設系統政府信息公開。2014年以來,全區住房城鄉建設系統圍繞推進新型城鎮化跨越發展,以保障和改善民生為重點,加強改革創新,著力轉變住建行業發展方式,著力加強棚戶區和保障性住房建設,著力實施農村危房改造,著力開展“清潔家園”專項活動、推進城鎮污水生活垃圾處理配套設施建設,著力完善市政基礎設施建設,著力推進建筑節能,著力加快建筑業發展,全區住房城鄉建設各項工作取得顯著成績。通過我廳主辦的門戶網站廣西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網和《廣西城鎮建設》雜志,以及中央及自治區媒體,全面公開我廳貫徹執行中央和自治區有關政策措施情況。
(二)積極推進重大項目聯合審批。年內,我廳高度重視重大項目規劃選址審批工作,并把此項工作作為績效考核的重點列入每月廳務會匯報的內容之一。為了推動工作,我廳及時把2014年自治區層面重大項目規劃選址工作推進目標責任表下發各市,明確責任和時間要求,要求各市指派專人負責,主動服務,上下聯動,全面推進選址審批工作。同時加強重大項目業主及主管部門負責人的培訓,提高各市對加快推進重大項目規劃選址辦理工作的重視程度,講解規劃選址辦理手續,為共同推進規劃選址審批做好基礎服務性工作。
(三)推進財政預算公開。我廳2014年度部門預算及收支預算總表,均在廣西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網上對外公開。
三、主動公開政府信息的情況
2014年,我廳繼續完善機關信息化建設來,主動公開政府信息工作,及時更新我廳門戶網站內容。同時,加強新聞宣傳,通過“一網兩刊三站”(廣西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網、廣西城鎮建設雜志、廣西建設年鑒、廣西日報建設廳記者站、廣西電視臺建設廳記者站、廣西電臺建設廳記者站),以及中央和自治區媒體廣泛宣傳政策,公布信息動態,交流經驗,培育典型,正確引導社會輿論。全年共在廣西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網發布住房城鄉建設系統動態信息386條,廳發文件333條,公示公告227條;在人民日報、人民網、新華網、中央電臺、中國建設報等主流媒體發表新聞稿856篇。此外,制作板報30期,拍攝電視專題片和視頻節目280條。年內,我廳榮獲“2013年度全區政府系統政務信息工作二等獎”、“2012-2013年度全區黨委信息工作二等獎”。
年內,我廳積極主動向政務服務中心、檔案館、公共圖書館等信息查閱場所提供政府信息。凡我廳制發的為“主動公開”的文件,將按要求向上述部門報送,全年共報送117條。
2014年全年無澄清虛假、不完整信息事項。
四、依申請公開政府信息和不予公開政府信息的情況
一年來共受理公開政府信息申請932件,答復932件。沒有不予公開政府信息備案情況。
我廳依申請受理接待場地設在自治區政務服務中心三樓窗口,場地建設由自治區政務服務管理辦統一管理。年內我廳修訂了依申請公開政府信息操作規程,明確工作責任,落實工作人員,做好臺帳記錄。申請公開的信息,凡屬政務中心管理的事項,當場出具答復函;屬其他業務處室職責的信息,明確工作時限進行交轉辦理后由窗口回復申請者。
五、政府信息公開收費及減免的情況
2014年,我廳未出現政府信息公開收費及減免情況。
六、因政府信息公開申請行政復議、提起行政訴訟的情況
2014年,我廳沒有因政府信息公開被申請行政復議、提起行政訴訟的情況。
七、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及改進的情況
一是政府信息公開范圍有待進一步明確。主動公開的信息范圍過于籠統,依申請公開的信息范圍不明確。二是各地政府信息公開工作不平衡。全區住建系統政府信息公開工作發展不平衡,個別市縣重視不夠,一些部門沒有按照自治區政府信息公開統一平臺建設的要求公開相關信息。
我們將繼續加大政府信息公開力度,抓好落實舉措,扎實地推進政府信息公開工作。一是增強依法行政和依法公開的意識。我們將通過教育強化,形成住建系統政府信息公開意識,進一步提高認識,推進工作。二是進一步完善政府信息公開長效機制。及時分析新情況、新問題,總結經驗,適時修訂工作制度和運行機制,推動完善政府信息公開的長效機制。三是加強政府信息公開載體建設。進一步加強電子政務信息平臺建設,以電子數據的不斷完善強化政府信息公開基礎性工作。不斷完善“一網站兩刊”建設,并充分發揮外媒體駐廳記者站作用,擴大政府信息公開視野。四是重視信息公開工作的隊伍建設。加強信息公開政策理論學習和技術技能培訓,深入理解準確把握有關政府信息公開的各項規定,熟練掌握信息的操作維護技能,以人才隊伍的高素質保障政府信息公開的質量。五是抓好對市縣住建系統政府信息公開工作的指導。認真抓好對各市縣住建系統各部門政府信息公開工作的指導,督促各地做好政府信息公平統一平臺建設,建立健全工作機制。
政府信息公開情況統計表
(2014年度)
填報單位(蓋章):廣西壯族自治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廳
統 計 指 標
|
單位
|
統計數
|
一、主動公開情況
|
——
|
|
(一)主動公開政府信息數
(不同渠道和方式公開相同信息計1條)
|
條
|
1122
|
其中:主動公開規范性文件數
|
條
|
117
|
制發規范性文件總數
|
件
|
283
|
(二)通過不同渠道和方式公開政府信息的情況
|
——
|
|
1.政府公報公開政府信息數
|
條
|
0
|
2.政府網站公開政府信息數
|
條
|
1122
|
3.政務微博公開政府信息數
|
條
|
0
|
4.政務微信公開政府信息數
|
條
|
0
|
5.其他方式公開政府信息數
|
條
|
0
|
二、回應解讀情況
|
——
|
|
(一)回應公眾關注熱點或重大輿情數
(不同方式回應同一熱點或輿情計1次)
|
次
|
13
|
(二)通過不同渠道和方式回應解讀的情況
|
——
|
|
1.參加或舉辦新聞發布會總次數
|
次
|
0
|
其中:主要負責同志參加新聞發布會次數
|
次
|
0
|
2.政府網站在線訪談次數
|
次
|
13
|
其中:主要負責同志參加政府網站在線訪
談次數
|
次
|
0
|
3.政策解讀稿件發布數
|
篇
|
14
|
4.微博微信回應事件數
|
次
|
0
|
5.其他方式回應事件數
|
次
|
0
|
三、依申請公開情況
|
——
|
|
(一)收到申請數
|
件
|
932
|
1.當面申請數
|
件
|
930
|
2.傳真申請數
|
件
|
0
|
3.網絡申請數
|
件
|
0
|
4.信函申請數
|
件
|
2
|
(二)申請辦結數
|
件
|
932
|
1.按時辦結數
|
件
|
932
|
2.延期辦結數
|
件
|
0
|
(三)申請答復數
|
件
|
932
|
1.屬于已主動公開范圍數
|
件
|
0
|
2.同意公開答復數
|
件
|
930
|
3.同意部分公開答復數
|
件
|
0
|
4.不同意公開答復數
|
件
|
0
|
其中:涉及國家秘密
|
件
|
0
|
涉及商業秘密
|
件
|
0
|
涉及個人隱私
|
件
|
0
|
危及國家安全、公共安全、經濟
安全和社會穩定
|
件
|
0
|
不是《條例》所指政府信息
|
件
|
0
|
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
件
|
0
|
5.不屬于本行政機關公開數
|
件
|
0
|
6.申請信息不存在數
|
件
|
2
|
7.告知作出更改補充數
|
件
|
0
|
8.告知通過其他途徑辦理數
|
件
|
0
|
四、行政復議數量
|
件
|
51
|
(一)維持具體行政行為數
|
件
|
19
|
(二)被依法糾錯數
|
件
|
0
|
(三)其他情形數
|
件
|
32
|
五、行政訴訟數量
|
件
|
1
|
(一)維持具體行政行為或者駁回原告訴訟請求數
|
件
|
1
|
(二)被依法糾錯數
|
件
|
0
|
(三)其他情形數
|
件
|
0
|
六、舉報投訴數量
|
件
|
0
|
七、依申請公開信息收取的費用
|
萬元
|
0
|
八、機構建設和保障經費情況
|
——
|
|
(一)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專門機構數
|
個
|
3
|
(二)設置政府信息公開查閱點數
|
個
|
2
|
(三)從事政府信息公開工作人員數
|
人
|
4
|
1.專職人員數(不包括政府公報及政府網站
工作人員數)
|
人
|
0
|
2.兼職人員數
|
人
|
4
|
(四)政府信息公開專項經費(不包括用于政府公報編輯管理及政府網站建設維護等方面的經費)
|
萬元
|
5
|
九、政府信息公開會議和培訓情況
|
——
|
|
(一)召開政府信息公開工作會議或專題會議數
|
次
|
2
|
(二)舉辦各類培訓班數
|
次
|
0
|
(三)接受培訓人員數
|
人次
|
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