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以來,德保縣迅速貫徹落實自治區黨委、政府和市委、市政府關于開展清潔鄉村活動的工作部署,不等不靠不懈怠,強化措施,創新推出“12345”工作法,集中人力、物力、財力,迅速掀起了活動的熱潮,全縣鄉村正在發生美麗的“蛻變”,一個個“清潔示范村”、“美麗庭院”不斷涌現,開展清潔鄉村活動取得了階段性成效。
領導高度重視 組織保障有力
為全力打好清潔鄉村持久戰,改變農村面貌、培育新風、造福群眾,該縣結合開展“三城同創”(創建廣西衛生城市、園林城市、優秀旅游城市)活動,研究制定出臺了《“美麗德保·清潔鄉村”活動方案》指導性文件,成立了活動領導小組,實行黨委一把手親自抓、黨政一班人共同抓、部門參與配合抓、鄉鎮黨政一把手親自掛帥親自抓制度,整合全縣駐村掛點領導干部、駐村第一書記、新農村指導員、鄉鎮干部和村“兩委”班子成員駐村指導推進,實行領導包村、干部包屯、黨員村干包戶工作責任制,形成全縣上下完整的組織領導體系和工作機制,為開展清潔鄉村活動提供了強有力的組織保障。
創新宣傳載體 凝聚萬眾力量
該縣充分利用報紙、廣播、電視、網絡等載體加大宣傳力度,在縣電視臺、政府網站等平臺開設宣傳專欄,努力做到“廣播有聲音、電視有畫面、報刊有文章、網絡有言論、櫥窗有信息、手機有短信”的強大宣傳聲勢。截至8月27日,已在《廣西日報》、《右江日報》等市級以上主流媒體刊發新聞稿件229篇(幅);在二級公路沿線及縣城主要街道、路口懸掛大型宣傳廣告牌,在縣城各電子顯示屏不間斷播放清潔鄉村宣傳標語,在公共場所設置宣傳欄,利用宣傳車深入村屯巡回宣傳,印發《致農民朋友的一封信》等宣傳資料;開展文藝下鄉巡回演出、山歌比賽等“美麗德保·清潔鄉村”主題宣傳活動。
“12345”工作法 創建美好家園
該縣在實施清潔鄉村活動中,堅持“政府主導、農民主體,全面覆蓋、普遍受益”原則,圍繞“12345”工作法, “一個全覆蓋”即做到每個自然屯有2~5名工作人員常進屯指導活動開展,實現全縣2016個自然屯工作隊全覆蓋;“兩個參與”即做到領導帶頭率先參與和組織干部群眾廣泛參與;“三清工程”即深入實施清潔家園、清潔水源、清潔田園;“四個結合”即將清潔鄉村活動與新農村建設、“三城同創”活動、“百村千屯萬民共創平安和諧縣”活動、十星文明庭院、文明鄉鎮評比活動相結合;“五個入位”即實現攤點入市、車輛入場,垃圾入桶、廣告入欄、工地入圍,全力推進村莊規劃、凈化、綠化、亮化、美化建設。
整合項目資金 完善基礎設施
該縣建立健全清潔鄉村投入保障機制,整合農村基礎設施項目、涉農惠農項目等資金,統籌推進清潔鄉村活動,力爭用2年的集中整治、5~8年的持續推進,確保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同時,城鄉環境面貌發生根本性改變。今年該縣計劃籌措資金3259萬元用于清潔鄉村活動。目前,已經落實專項經費1272.09萬元,為農村購買垃圾運輸車、垃圾清運車、垃圾桶等設備,修建垃圾處理站、垃圾焚燒爐、生活污水設施及網管、人工濕地池等農村基礎設施建設。
強化督促檢查 健全長效機制
為確保清潔鄉村活動取得實效,該縣組織工作督查組定期或不定期對鄉鎮開展清潔鄉村活動進行明察暗訪、突擊檢查。開展“互查互評互學”活動,采取鄉鎮之間、村屯之間交叉相互檢查、相互打分的形式,督查人員給所到每個鄉鎮、每個村屯進行評分,并對存在的問題和困難提出指導性建議。在縣電視臺設立曝光臺,對干部不作為、市民不文明行為等現象進行曝光。開設“清潔鄉村大家談”電視訪談專欄,與群眾暢談清潔鄉村活動的好經驗與做法,挖掘典型。實行“領導帶頭、包片指導”工作責任制,踐行為民務實清廉承諾,推行清潔鄉村雙掛鉤獎懲機制,讓清潔鄉村工作成為轉變作風、教化民風的具體實踐。引導村民制訂完善村屯清潔衛生制度、文明村規民約,促進村民自治。目前,該縣185個村2016個自然屯制定了相應的環境衛生村規民約,初步建立起長效機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