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首天藍藍,俯身碧水流,推窗滿眼綠,城中盡鮮花……”這是德保縣創建“廣西園林城市”活動后展現出的獨特魅力。
生態環境是創建園林城市的基礎,是對一個城市自然環境是否宜居的重要考核內容。該縣的“生態環境”指標令人滿意嗎?對照創建園林城市生態環境考核指標要求,一組數據足以詮釋什么是“綠色德保”:截至6月底,全縣城區公共綠地面積達25.8萬平方米,綠化覆蓋率達38.2%,綠地率達35.8%,人均公共綠地面積7.5平方米,城市道路綠化普及率達89.92%;近3年來年均大氣污染指數小于50的天數達到260天以上,優良以上天數遠遠大于指標要求220天;日處理污水1.5萬噸,生活污水處理率98%,水環境功能區水質達標率均為100%,遠遠超出達到≥60%的指標要求。
“實施‘三大整治工程’所帶來的效果是立竿見影的,它增強了該縣資源環境承載力,構建了一張生態之網。”該縣縣長牙韓高說。
實施工業退城入園工程,還城市一片藍天。近年來,該縣不斷優化工業布局調整,走既要青山綠水又要金山銀山的生態發展之路,嚴把環保關,明確嚴格禁入區、嚴格限制區、重點保護區和一般保護區生態保護目標,對產業布局和項目準入實行嚴格的調控,全面否決不符合環保法律、法規和產業政策的項目,先后將城中的酒廠、糖廠、酒精廠搬出城外移入工業園區,落實“退、減、控、整”工作任務,還市民“青山、藍天、碧水、綠地、寧靜”。
實施城市森林建設工程,還城市一片綠蔭。為了擴大公共綠地面積,該縣牢固樹立“綠色生態、和諧發展,力求精品、彰顯特色”的理念,堅持把城市園林綠化作為改善生態環境、提升幸福指數、促進經濟社會健康、協調、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舉措,全面推進“八大綠化工程”建設,突出打造“鑒河兩岸三山”城市園林景觀,重點抓好火車站站前廣場、芳山文化體育公園、紅山公園、曼貝儂小西湖景區綠化及各節點工程建設,大力開展“十星級”文明單位庭院評比活動,培育打造了一批“綠化先進單位”、“花園式單位”。目前,全縣綠化覆蓋率由原來的26.4%增加到38.2%,綠地率實現35.8%,縣城環境得到顯著改善,城市道路綠化普及率達89.92%,杜絕城市熱島效應,形成城郊一體的優良環境。
實施生活污水處理工程,還河流碧綠清澈。為改變城市生活污水直排鑒河的現象,切實改善鑒河水質,2009年該縣投入3642萬元,采用特許經營權(BOT)方式建設和運行經營,建設污水處理系統建設工程項目,2010年9月污水處理廠全面竣工正式投入運行,形成日處理1.5萬噸污水處理能力。同時投資6159萬元的生活垃圾衛生填埋場,日處理垃圾達115噸;投入3024萬元鋪設9.43公里的污水主干管網工程;鑒河綜合治理工程加快推進,實現了“洪暢、堤固、水清、岸綠、景美”目標。如今,該縣每天的城鎮生活污水都順著納污管網流入污水處理廠,然后經過粗格柵、細格柵、沉沙池等程序將各類垃圾和無機顆粒等進行處理,初步處理之后的污水經過生化反應和二次沉淀、紫外線消毒等流程,變得清澈、干凈,達到城鎮污水處理廠一級B類標準排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