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街區分類、讓標準了然、把考核做細……城市環境綜合整治行動開展以來,秀峰區自我加壓,從管理入手,探索出一套環衛精細化管理新模式。
“秀峰區位于市中心,是宣傳桂林、全方位展示桂林良好形象的重要窗口。因此,秀峰區的市容環境衛生更應有‘世界眼光’和‘國際標準’?!毙惴鍏^有關部門負責人如是說。
開展城市環境綜合整治行動后,壓在秀峰區環衛站身上的清潔保潔任務更重了。
綜合整治的新要求必須面對,環衛工人缺口大的老問題也不容回避?!八麄?個人卻干著2至3個人的活?!杯h衛工人的辛苦,秀峰區環衛站負責人看在眼里,疼在心上。他告訴記者,在秀峰區,436名環衛工人承擔著192萬平方米保潔面積,除去負責垃圾轉運、上門服務、公廁保潔的工人,實際上拿著大笤帚小掃把負責清掃保潔的環衛工人僅262名。按國家的標準定額是每人每天3500平方米,而實際上秀峰區每名環衛工人承擔著7000至8000平方米的清掃保潔任務,尤其是城市中心區和節假日,環衛工人工作量更大。
在環衛工人力量不足的現狀下,如何能夠確保秀峰區環境衛生潔凈如家?秀峰區一方面加大環境綜合整治投入力度,今年2月出資200多萬元,購入4輛清掃車承擔主干道清掃任務;另一方面,在日常保潔中注重人車結合,實行精細化管理。
秀峰區負責人認識到,唯有做深做透精細化管理這篇文章,才能有效地實施環境保潔的長效管理。秀峰區先后創新制定了《秀峰區核心區域環境衛生精細化管理工作標準》和《秀峰區環境衛生精細化管理工作細則》。
中山中路、解放東路、解放西路、濱江路、信義路、西山路等8條主干道為秀峰區重點保障路段,每天出動4輛清掃車可以承擔18%的清掃任務,大量工作仍需人工配合。在管理中,該區突出了一個“精”字,表現了一個“細”字。翻看工作標準和工作細剛,街區分類保障標準、不同時段工作要求、各崗位具體工作標準、具體工作措施、崗位人員職責及考評細則、獎懲辦法七大塊內容,涵蓋了環衛管理的每一個環節和環衛清潔保潔的方方面面,工作責任、行為規范、行業標準一目了然,易懂易記,工人操作性強。
在街區分類保障標準中,記者看到,秀峰轄區內的大街小巷、小區村落被分為九大類,每類都有具體的保障標準。其中,大街小巷保障標準分為四級,中山中路、依仁路、解放西路等20條街道設為一級道路,湖光路、社公巷等319條小街小巷分別定為二、三、四級道路。無物業管理小區和自然村落,也分別制定了具體的清掃保潔和垃圾清運要求。
此外,秀峰區環衛站還給清掃保潔、機械化清掃、清灑水、果皮箱清淘清洗、上門服務、垃圾轉運、公廁維護等七大崗位制定了具體的工作標準。如清掃保潔類,要求作業后達到“六無”“五凈”標準:無果皮紙屑、無塑膜煙頭、無嘔吐物、無動物尸體、無垃圾(糞便)堆積等,路面凈、路沿石凈、邊溝凈、下水口凈、樹穴凈等。明確分工和標準之后,大家各就各位,各干各事,干起活來也順手多了。
年有年考、月有月評、日有日查,考核本來已經很完善。在精細化管理中,秀峰環衛又在此基礎上將管理人員和一線環衛工人分成七類,推出具體的考核細則,實行個人百分制和中隊千分制計量考核,并對于考核優秀者給予精神和物質獎勵,確保了每一個作業環節不走過場,不流于形式。
初夏的一場雨后,熱鬧的城區變得更加清爽宜人。孩子們在中心廣場蹣跚學步,大大小小的車輛有序穿梭于馬路上。在依仁路,身著桔黃色工作服的環衛工人正忙著對雨后臟污的路面進行清洗?!跋掠?,垃圾和落葉較多,要馬上清理?!币幻心戥h衛工人告訴記者,按精細化管理崗位工作標準,他們工作要求高了、任務重了,但干起活來順手了。
難題在創新中突破,清潔從管理中走來??恐毣芾磉@一新招式,秀峰環衛在短時間內取得了市容環境衛生清潔保潔的初步成效。今年城市管理綜合考評,秀峰區連續4個月名列5城區前茅。 |